前幾天,約了理專和銀行財務規劃師,了解一下他們所提供的保險服務。
重點放在Income Protection Insurance(收入保障險)這一項目上。
個人對於保險這項財務道具,其實一向沒啥太大的興趣。
當你沒有什麼家累的時候,買保險其實沒太大的誘因。
而且誰知道當自己有個三長兩短時,保險公司是否會如你所願的支付那筆保險金?
更何況,當自己有個三長兩短時,自己或者被保險人手上,有多少籌碼能夠與保險公司對抗?
 
我們都聽過太多保險公司惡意拒絕理賠的故事,保險公司本來就是站在以獲利的商業角度來行銷保險這項產品,接受理賠等若虧損行為,可想見保險公司當然會無所不用其極的規避這項責任。
現代社會的商業行為,特別是金融業,合約本質就是讓業者自身的權力最大化,而責任最小化。
不然向銀行借貸或者申請過信用卡的人,自己看看那份合約書,就會知道其中權力與責任的不對等程度何其嚴重。  再不然,看看次貸金融海嘯的結果,那更是血淋淋的例子。
我不相信保險,不是因為保險的本質,而是不信任承作保險的機構。
這年頭,最好的保險,就是自己所持有的資產,不論是有形或者無形。。。
 
以往,自己會投保的項目,大多是必要項目。  例如;
1.     私人醫療險 (這一項在澳洲有稅務優惠,而且事實上能提供比公立健保更迅速的醫療服務)
2.     汽車險 (因為金額不算太大,而且理賠上麻煩比較少)
3.     強制汽車第三責任險 (沒投保的話,沒辦法上路)
4.     醫療過失責任險 (這是行業所需,幾乎是強制性投保,還好有稅務抵扣)
5.     房屋險 (這一筆其實為了緊急修繕之類的支出拿來備用,說真的,要是房子燒掉,個人非常質疑保險公司理賠的誠意。。。)
 
至於其他,就不太有興趣,特別是什麼儲蓄險啦,壽險啦,等等狗屁險。
那種東西,還是省下來,把那資金拿去投資累積資本比較實在。
 
不過收入保障險這一項,也是有稅務優惠的保險。
而且身邊的朋友們似乎都有投保這一項,特別是當顧庸性質轉變成合約制之後。
由於Worker’s Compensation(工傷幾付)的被取消,收入保障險因保障範圍更廣,而成為取代性的選擇。  (前者必須是職災工傷造成無法工作才會幾付,後者則包含其他無法工作的理由)

 
 
 
約定的時間一到,理專先生和財務規劃師先生就出現了。
稍為寒暄了幾句,理專先生認識比較久,知道他是香港人。
而財務規劃師先生是初次見面,聽他講英文的口音,應該是新加坡人吧。。。
兩人應該已經就我的收入與雇傭狀態私底下討論過了,只稍做確認一番,馬上進入主題。
對於個人保險所謂的主題,其實就是對於此人生命的價值,以金錢徹底的量化。
量化成一個數字,以此為基準,計算被投保的數額和保費。
在財務規劃師的眼中,他考慮的是此人的年收入,負債,資產,以及可賺取所得的年限。
還有職業別風險,健康狀態,年齡,等等等。。。
任何價值,只要是無形的,不可換算成金錢的,通通不列入考慮。
 
 
這個銷售手法的一開始,財務規劃師先生先放了一段影片。
用來說明收入保障險,殘障險,以及債務險的必要性和起源。
影片的大意是說,一個不幸年輕罹癌的單親家庭母親在沒有此項保險之前,必須拖著剩餘的生命努力工作,來養活家裡的小孩。  一直到去世的那天,壽險才生效幾付,讓生命的最後兩年充滿痛苦云云。。。  於是有人發明了收入保障險,讓這種不幸的例子,能在生前得到幾付。
 
的確是很好的立意,只是必須認清楚,大多數的時候,獲利的其實都是保險公司。
每一份保險的背後,都有保險精算師的算計,加上一份幫助保險公司最小化責任的合約。
 
不論之前的對話寒暄,表現出多少的熱情,多少的同理心,那不幸的例子有多麼可憐。
那全都是一種銷售的手法,以及話術。
這就是跟金融行業打交道時的現實,最後的結論,總是建立在金錢數字上。
也好,其實自己也蠻習慣跟這種人交手,完全不需要什麼客氣,在數字的世界裡也不需要虛假。
一切公事公辦,在商言商。。。
 
 
於是,在接下來的對話中,自己變成了商品。
一生可能賺取到的金錢變成掛在商品上頭的價格標籤。  還加計CPI。
這其實也沒差,保險的重點,對於保戶而言,是維護自身的權益。
所有假設可能出現的狀況,都是必須質疑的問題,包括當自己不需要這份保險時的退場機制。
因是收入保障險,所以其理賠的標準,可能是浮動的參考標準,假定以過去十二個月的總收入或者過去三年的收入平均值計算,又或者是以合約約定收入計算。
其獲得理賠,與保費都不同。。。  也必須考慮稅務上的回扣額。
也必須考慮理賠審核的標準,還有誰來認定的問題。
也必須考慮,因年齡與通貨膨脹加權之後的保費增長問題。
 
這個過程,前後你來我往提問了約一個半小時的時間。
過程中,試探性的對財務規劃師提了一個問題,「請問,你本身一次性幾付的殘障保險額是多少?」
通常這種一次性的幾付,是當投保人無法賺取薪資時用來清償當時剩餘債務的保險。
這個額度,會反應出此人目前的總債務額。
通常巨大額度的借貸,一般用於投資與節稅兩個功能。  (或者是投機。。。)
然後把債務去槓桿化,可以粗略估計此人現有的收入與淨資產。
(當然不會去問對方的收入保障險額度,這個額度一知道,敏感的薪資所得數字馬上就曝光了。。。)
 
 
「200 – 300萬澳幣。」,約37歲左右的財務規劃師先生說。。。 (約台幣5500-8000萬)
(我相信他不會低報,畢竟他正要賣給我這個東西。  膨脹太多,對他的銷售也不會有什麼好處)
 
「您應該結婚了吧,幾個小孩呢?」,我又問。 
(這是個測試風險承受度的問題,實在是很不懷好意。。。 Orz)
 
「結婚啦,小孩都兩個了。」,他沒想太多就回答了這個問題。
很好,這傢伙還蠻坦承。
 
理專先生就不用問他了。
理專先生住的高級住宅區,本身就解釋了這傢伙的資本。
問這些問題,其實沒啥用意,只是心裡想惡作劇一下。
「你們兩個傢伙這樣打量我,當然也要被我打量一下。」
 
不過問出來的結果,證明了一件事。。。
坐在我身邊的兩位,都算得上是中高收入的中產階級,而且被動現金流和資產額都蠻高。
我相信這兩個傢伙,除非想在銀行體系裡往上爬,不然再過個幾年,應該就會退役了。
媽的,原來最窮苦的,是坐在他們兩位中間的小顧客在下。。。
(他的保額,是我被建議保額的好幾倍。。。)
(難怪最近理專先生還對我說,「您存款增加速度有點慢,請努力多賺點錢。」)
再一次 Orz………
 
 
 
後來,拿了保險的解釋手冊,準備回家研究。
(其實是採取拖字訣,準備和別家保險公司的產品做比較。)
反正,那天剛好沒事,去銀行上上免費課程也好。
90分鐘免費諮詢,哈哈。
另一家公司開出來的相同產品諮詢,報價一小時$550諮詢費。。。 (~$15500NT/hr)
(金融業會不會太好賺了點。。。。。)

 
 
這次諮詢學到了幾件事情。
感謝坦白的理專和財務規劃師。 
(因為那兩個傢伙很直接了當,不會東扯西扯一些話術和動之以情的狗屁。  我喜歡數字的東西,就讓數字來說話。)
 
第一,在金融業眼中,每個顧客,都只是商品,也都可以被打包成商品賣掉。
利潤最大化,責任最小化,才是這些人的目標。
我相信,如果我買了這一項保險,這些人在賺取保費的同時,也會順便把我的保單打包賣掉。
或者對再保險公司做承保。。。
而所有的保單,都有量身訂作的空間。
要跟金融業者打交道,個人代表的就不過是一個數字。
數字越大,不論那是資產,又或者債務,談判的籌碼和量身訂作的空間就會越大。
跟他們打交道,重點是要讓對方責任最大化,自己利益最大化。
而且在對談過程中,情感波動最小化。。。
 
其二,對於收入保障險有興趣的人。 
其實當你買了這一項保險之後,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盡量讓自己趕快擺脫對這項保險的需求。
保險業者對於被保險人的投保額,是取決於此人的薪資收入。
對於沒有薪資收入者,保險業者是不予以承保的。
反過來思考,當初這項保險被設計的適用對象。  其實正是有固定薪水的族群。
薪水越高,為了在萬一的時候,維持原來的生活品質,就會越需要這一項保險。
因為這一類人的開銷,尤其是利息支出,相對也高。
但是隨著年齡提高,保費也會增加,因為風險增加。
而且超過六十五歲之後,就無法投保,而就算你繳了30年的保費,當你超過六十五歲,一毛錢也都拿不回來。 
這完全就是一種意外險。
而仔細想想,沒有薪資收入者,除了真正貧窮失業人口之外,還包括了依靠投資收入,利息所得,以及商業利益分紅的這個族群。  這個族群,是完全不會需要這一項保險的。
當你的所得全部都是來自於資產,紅利,與利息時,就算遭逢意外,資金流也不會出問題。
結論是,當資產越多時,你所需的個人保險將會越少。
 
所謂的收入保障險,不過是用來保障資產不足仍在以時間換取金錢者的一種產品。
年齡越高,使用這項產品的代價將會越來越不划算。
所以,要嘛就是不保這個險,不然就是保了之後,要盡快渡過這個過渡期,把薪資所得占總現金流入量的比率降到最低。 
以實質掌控的資產,取代收入保障險。
 
 
 
我對於人類本身被當成商品鑑價量化的這件事,其實感覺有點古怪。
我以為,需要保險的東西,應該是資產,而不是人自己本身。。。 
除非當我們自身的資產,只剩下自己。。。
 
否則萬一有天,自己的價值不足當初的鑑價時,是不是會考慮起打掉重練比較好的這個問題呢?
 
 
 
 


 
以上,是最近與銀行打交道的經驗。
量化的人命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luesmoko2013 的頭像
    bluesmoko2013

    bluesmoko2013的部落格

    bluesmoko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