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64,   男性,   有糖尿病史,   無藥物過敏,   與家人用餐時突然口齒不清,   短時間內喪失所有語言能力,   昏迷指數10,   下降中.      研判是中風.     目前血壓137/72,   心跳96/min regular,   體溫, 36.1,   血氧96% on 15L via Non-rebreather,   呼吸頻率正常,   心電圖正常”.     擔架旁的paramedics大聲地對著在床頭就定位的主治醫師瓦盧那報告.

 

換床”   六個人把病患從擔架上換到了甦生區病床上.  
是個看起來很硬朗的老頭,   穿得整整齊齊地.

 

紐文(總醫師),   請負責Airway.     ,   準備動脈血液分析,   該插的針都插上去.     血糖快量出來,   還有,   準備導尿.”    組長瓦盧那醫師下指示.

 

(Airway 負責的就是要準備插管,   確保呼吸道通暢.     照這病患衰退的速度,   很快昏迷指數就會到7以下,   必須插管幫他呼吸了.     而動脈血,   是這個情形下最快速搜集血液資訊的方法,   雖然是最初步,   但是可以最快得到回報.     其他血液自然有旁邊正在裝留置針的資深護士會抽取.)

 

就在這時候,   病人的臉孔開始扭曲.    對於聲音失去反應. 

不管什麼腕動脈了,   我拿起G18的針頭直接從上臂動脈給插下去,   不想浪費時間,   這種時候,   一針就要成功.  
(
越大條的血管,   越粗的針頭,   打動脈血的成功率越高.    這一針不成,   下一針就準備往鼠蹊部的動脈插了.)

 

在床頭的紐文已經算好了肌肉鬆弛劑和止痛藥的劑量.  
手上的正拿著Laryngoscope和氣管內管.    
全套的arterial line和縫線都拆開來準備了. 
護士裝置完了心電監視器, 留置針左右各一根16G, 
導尿管都拿出來了.

 

瓦盧那醫師在一旁一邊了解病情,   看著回報的數據,   一邊調整呼吸器的設定值.

同時,   他把計算好的止痛劑,   和肌肉鬆弛劑,   快速地打入留置針裡.  
這時病患的昏迷指數已經低於8.  
本來還會無力揮舞的手,   開始出現去強直反應,   然後一動不動.  
從進入甦生區開始到這一步,   還不到十分鐘.

 

紐文開始記時,   他在計算插管的時機和過程中用掉的時間.  
確定肌肉鬆弛劑的開始作用,   插管時不會遭到病患自身的抗拒.  
並且過程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   不然插管過程病患無法呼吸,   會造成大腦缺氧受傷.  
(
通常這段時間, 足夠一次嘗試, 不行就不能硬幹.)

 

這裡用的肌肉鬆弛劑,   分成去極化與非去極化兩種,   跟一般人想像的肌肉鬆弛劑是不太一樣的.  
這裡用的肌肉鬆弛劑,   跟麻醉時用的是一樣的,   一打下去,   兩分半鐘之內這個病人就會連動也動不了,   全身所有的肌肉完全不能做出任何自主或者反射的動作.  
一個意識清醒的人要是被打了這東西,   將會癱在地上,   無法自主呼吸而窒息死亡.  
不過不打的話,   插管這種侵入性的醫療,   絕對進行不了 
(
當然如果昏迷指數非常低的話, 大概也沒差就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luesmoko2013 的頭像
    bluesmoko2013

    bluesmoko2013的部落格

    bluesmoko20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