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看了Wall Street 2,拍的普普通通的一齣戲,實在講不出個重點。
不過裡頭Michael Douglas的一句對白,卻令我印象深刻,看完整齣戲,只留下這一句重點。
He said “Parents are bones for children to sharpen their teeth.”
實在不想說,「人生是一個戰場」這句屁話。
人生是戰場,的確是,也的確不是。
因為戰場上不見得有敵人,不見得有對手。 因為對手和敵人,可能是自己。
每個人,天生的環境不同,面對的對手不同。
你深陷的戰局,或許其他人根本沒機會碰上。
其他人面對的問題,你或許連做夢都不會想到這種問題。
如果你認為對手不會是自己,那的確當你沒有外來的對手時,那戰局也不成立。
如果,把人生活成是一場擺爛,那或許真的就不是一個戰場。
當個沒有思考,虛無飄渺的懶蟲,也是過一輩子。
沒人能說你不對,也的確,對於這樣過日子的人來說,「人生是一個戰場」這句話的確等同放屁。
不管如何,基於「人性本惡」的觀點來看,不論你究竟要不要主動去引發戰火,別人都可能來找你麻煩。 You have to keep one thing in mind, “There are people who will hurt you for no good reason or even just for fun.” 你要堅持人性本善也是可以,只是別人眼中的善,不見得對你是善就是了,哈哈。
所以,大部分的時候,人生是個戰場。。。
如果「人生的確是一個戰場」。
那麼生存,狩獵,自保,三項能力,是第一優先的事。
這些能力賦予生存於人擇與天擇世界裡的人,對於自身的事話權與選擇權,而不只能被選擇。。。
如果抱持以上觀點,或者只是單純的想要保有自我,不受外力干擾。
基於這個出發點來看,父母可以給下一代最好的禮物,就是磨利他的三項技能。
而基於家族發展的眼光來看,培養這一點,更是比任何東西都重要。
一個人,你只要不斷地餵食他軟性的,精緻的食物。
結果就是鈍掉的牙齒和痿縮的下顎。
一個人,只要不斷給他糖吃。
結果就是整口蛀光光的牙。
每顆草莓的背後,大概都有個悉心照護的農夫,甚至還會蓋個溫室。
每個長不大斷不了奶的成年人背後,大概都會有個不斷供給精緻蛋糕甜食的父母。
差別不過就是,農夫知道自己在幹什麼,賣了草莓有錢賺。
而多數的父母連自己在幹什麼都不知道,他們或許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養兒妨老,養女啃老。
這種例子看了太多,令人毛骨悚然。。。
來分析一下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
從時間是什麼東西開始分析起。
生命中,只會流失,一去不回的東西,就是時間。
人可以給予另外一個人最可貴的東西,也是時間。
時間證明愛的存在與不存在,代表了耐心的存在與不存在。
而金錢能買到最可貴的東西,也就是時間。
於是得證,如果要用錢表達對自己珍視的人最可貴的心意,就是買一段時間來與對方相處。
而站在父母這個角色,能夠給予下一代最可貴的東西,就是用自己的時間去教導下一代生存的技能。 生存的技能,需要時間磨練,需要對象模擬對戰。 而最適合的導師角色,大概是父母。。。
這種角色,大概就是拿來磨牙的骨頭。。。
(因為當父母的角色被加諸在人身上時,伴隨的就是愛與耐心這種責任。 起碼,這是社會定義這個角色的框架,或許再加上生物的天性。 換成別人,你最好加倍如履薄冰,因為對方搞不好假戲真做,直接把你生吞活剝了。。。)
可惜的是,現在的父母,大多是拿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去換來金錢。
然後把金錢,回饋給下一代。 (或許再加上點溺愛)
這其實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只要你回饋的對象,知道怎麼使用這一項手段。
只是,再多的金錢,只要買到的東西不是時間,或許都應該被當成投資報酬率不足。
金錢做為一種手段,只有其最終獲取的收獲是時間時,這一項手段的價值,才是被最大化。
(如果你問我,什麼可以跟時間相提並論,大概只有快樂。 但是這不是重點,是另一個命題。。。)
所以結論是,拿時間換取金錢的行為,最終最好的結果只是回到原點,或者比原來的立足點糟糕。
但後面,常常伴隨更嚴重的問題。
這個麻煩,就是之前所講的,
一個人,你只要不斷地餵食他軟性的,精緻的食物。
結果就是鈍掉的牙齒和痿縮的下顎。
一個人,只要不斷給他糖吃。
結果就是整口蛀光光的牙。
金錢和物質,這種東西是雙面刃一般的存在。 (而溺愛越多,傷己越深。。。)
把它送給不懂得如何運用的人,就像精緻可口糖分很高的蛋糕一般,容易入口而不費力。
吃多的結果是滿口爛牙。
也像吸食海洛因一樣,有容易上癮難以戒除的後果。
所以拿金錢物質滿足下一代的父母,其實很像免費提供毒品的藥頭。。。
實在不曉得在幹什麼。。。
(我想,說不出口的真相,不過就是難以戒除自己對於教養的惰性。)
(以此類推,從細部到宏觀,難怪有些國家,開始倡導政府提供毒品和毒品注射室。。。)
如果你打從心裡認為,天抵下唯一不會傷害自己的小孩是自己。
(從古至今,天下有太多不是的父母,咱們就管好自己就行。。。)
那麼基於之前的論點,那就花點時間,自己去當塊骨頭吧。。。
這年頭的父母,當藥頭太容易,當骨頭太難。
當藥頭只要貨源充足,就可以無限供應。
供應毒品是幾秒鐘交貨的事,不費時不費事,特別是碰到上道的道友。
扮演骨頭則是很麻煩的事情。 費時費心又費力。
要花時間吸引小孩來咬,還要忍受被咬的痛苦。
被咬了還要笑笑說,「你咬的不夠大力,角度不對。」
還要適當刺激對方一下,讓對方咬的更帶勁一點,牙齒才磨的利。
你以為,骨頭是什麼樣的角色。。。 不過就是磨牙兼鍛鍊下顎。。。
喔,還有,希望這樣小孩以後碰上找碴的傢伙,才能把對方咬趴在地上,必要時咬死對方。。。
喔,還有,希望小孩以後,再不濟也能獨善其身,不要變成容易被壓爛的草莓,上癮的道友。。。
花時間,扮演骨頭,
這可是件苦差事,遠比用金錢滿足自己與下一代早已上癮的惰性來的辛苦百倍。。。
如果你相信時間是天底下最可貴的東西。。。
如果你相信,人可以給予另一個人最可貴的東西是時間。。。
如果你認為自己不會去傷害自己的小孩。。。
那麼你最好相信, “Parents are bones for children to sharpen their teeth……”
不過誰管你相不相信,起碼我相信。。。
如果你問我,什麼是孺慕之情。。。
那就是當小孩長大,一口咬斷眼前敵人的頸動脈,保護了自己或者自己重視的人事物之後。
回過頭來,看看角落的老骨頭,心裡想著,「還好有了那根可惡的骨頭啊。。。」。
全站熱搜